2023-06-26 16:15:45
完整的產業鏈、快速迭代的數字化技術、規模優勢和豐富的產品矩陣不斷筑強中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汽車在跑出“加速度”、快速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的當下,更需理性思考如何把握機遇期、練就耐力、持續走好出海路。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汽車產品出口2667.8億元,同比增長124.1%。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同期統計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45.7萬輛,同比增長1.6倍。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受歡迎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在中東、中亞等原本不被看好的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增勢也遠超預期。”比出口市場持續高增長更讓長安國際公司副總經理孫澤軍欣喜的是,中國汽車出海開始更多呈現差異化競爭的良性態勢。據孫澤軍的觀察,在目標市場上,除傳統的獨聯體和中東等市場外,中國汽車產品不斷針對歐洲、澳新、印度、南美等區域發力,各品牌產品也正逐步走出同質化。
在產品出口之外,產業布局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重要一步。
“基于多年積聚的產業優勢,圍繞動力電池所展開的并購交易及綠地投資是中企在歐洲投資布局的主力。”據畢馬威中國海外投資并購交易咨詢主管合伙人、畢馬威全球中國業務發展中心負責合伙人李瑤介紹,2022年,中國在歐洲汽車行業的總投資占比高達53%,較2021年提升33個百分點。這一歷史性的增長主要源于上游動力電池廠商在歐洲傳統汽車產業發達地區投資設廠、新建產能。
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會長王俠看來,40年的合資合作積累以及在電動智能化方面的先發優勢,使得中國汽車的國際化告別了“技術換市場”的單向模式,在技術和市場層面均進入了“雙向奔赴”的新階段。一方面,跨國車企在中國的本地化戰略步步深入;另一方面,中國車企的全球化步伐不斷加快。這既有利于產業層面資源和機會的共享,也有利于全球范圍內技術變革紅利的普惠。
王俠日前在2023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表示,中國車企一開始就拿出最好的產品出口,隨著出口規模的擴大,也必然會謀求本地化生產服務和本地化研發,這會有力促進全球汽車產業,尤其是在電動智能化方面的發展。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從上半場的燃油時代轉入到下半場的電動智能時代,中國汽車產業則從以量取勝的上半場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下半場。不少業界人士提醒,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仍任重道遠,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亦要關注相關風險。
孫澤軍認為,行業企業要關注海外地緣政治風險、海外經營風險和合規風險等潛在挑戰,并協同發力在海外搭建本地運營商和供應商網絡,不僅把中國最新的汽車產品帶到海外,而且把中國先進的智能網聯汽車生態拓展到海外。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孟祥峰也強調了中國汽車及相關零部件出海凝練合規競爭力的重要性,指出產品合規性是“走出去”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目前,中國動力電池及其全產業鏈具有較強的全球競爭力。孟祥峰相信,未來,中國動力電池不僅將延續性價比優勢,在碳足跡及合規方面的表現也將成為其全球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支撐。
“當前,中國新能源車企進入歐洲市場主要面臨品牌力不足、渠道掌控較弱、產品定位不清或未基于本地市場調整車型配置、以及主要為整車出口運費較高等問題。”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戰略及交易咨詢合伙人康琦明建議中企以數據分析為起點,通過市場規模分析,產品本地化配置對標和分析及消費者調研完成客戶群體界定和銷售購買決策、用車場景還原,明晰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和定價策略,并依此制定歐洲市場方案,在可行區間合理配置網點分布、設定銷售目標。
不少企業強調,越是處于出海的風口,越是要注重行業口碑的積淀,切忌未做好準備盲目“走出去”。否則,不僅將損害企業自身的利益,更會傷害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聲譽。
王俠指出,中國汽車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除以開放的姿態和全球化的格局推動共享之外,還要牢牢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發力攻克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的一系列核心技術難題;要做好“協調”大文章,不僅要做好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軟件和硬件、產業鏈上下游和產業生態、產業鏈自主可控與國際分工之間的協調發展,還要做好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協調發展;要把綠色理念貫徹始終,關注終端產品減少排放,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環保等。